編者按:
值壬辰龍年來臨之際,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10月31日發行2012中國壬辰(龍)年金銀紀念幣一套。該套紀念幣發行后,其獨具東方魅力的主題和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神韻的設計,受到了相關媒體和國內外集藏愛好者的廣泛關注。
中國金幣網將陸續編發關于該套金銀紀念幣的賞析文章,希望能對集藏愛好者有所裨益。今天編發2012中國壬辰(龍)年金銀紀念幣系列賞析一:壬辰群龍騰九天。
壬辰群龍騰九天
——賞壬辰(龍) 年生肖金銀紀念幣
辰(龍)可以說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“生肖”系列中的第3條龍,前兩條分別1988年發行的“戊辰(龍)”和2000年發行的“庚辰(龍)”。相比于“戊辰(龍)”4金4銀1鉑的共9款,相比于“庚辰(龍)”的6金5銀共11款,2011年10月31日亮相的“壬辰(龍)”共8金7銀,浩浩蕩蕩多達15款,絕對稱得上是個大家庭。而三輪生肖龍的大聚合,18金16銀另加1鉑,構成多達35個兄弟姊妹的超大家族。群龍起舞,嘯傳九天,那是何等的氣勢!

一輪和第二輪的生肖龍年金銀紀念幣相比,“壬辰(龍)”最大的特點,就是正面圖案的規范與統一。第一輪生肖龍9款品種共用兩個正圖,一是長城,一是北京天壇祈年殿;第二輪生肖龍11款品種共用的也是兩個正圖,一是揚州五亭橋,一是長城風景(城樓)。相比之下,第三輪的生肖龍兵馬雖多,但教育有方,訓練有素,在更大程度上保持了一致性。這也符合當今社會的“和諧”特色。其實“壬辰(龍)”15款品種共同的,只是同樣的元素,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,連年有余吉祥紋飾,“中華人民共和國”國名,“2012”年號,等等。而因規格不同,形制不同,尺幅不同,在表現手法上,也存在一定差異。主要為兩大類,一是國徽在中間,其它元素環以四周;一是國徽在中間,其它元素向兩邊展開。具體至形制,4種形狀各異,4種心境各異。圓形幣是常規形制,它如銀月,如金日,國徽是它的中心,其它所有元素,都環它而生;梅花形幣如盛開的花朵,國徽是花蕊,其余均是向外伸展的花瓣;扇形幣如一本左右打開的書,國徽是核心,紋飾、年號等,都是由它引出的故事;而長形幣,更像是舒展而開一幅山水長卷,依國徽為中心,山在綿延,水在彎曲。不同態勢,不同形制,在設計師的筆下,各有各的特色,各有各的風采。

壬辰(龍)”15款品種的背圖,以色彩定基調,分為兩種不同的圖案。其中本色為傳統形式,共有11款:圓形4枚(1/10盎司和10公斤金幣,1盎司和1公斤銀幣),梅花形3枚(1/2盎司和1公斤金幣,1盎司銀幣),扇形2枚(1/3盎司金幣,1盎司銀幣),長方形2枚(5盎司金幣,5盎司銀幣)。這11款金銀紀念幣共用的背圖,按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公告,主要為4個元素:主體,“青龍”造型;背景,裝飾龍頭;屬性元素:各自面額;題材元素:隸書“壬辰”字樣。作為主體的“青龍”,與作為背景的裝飾龍頭,設計師的處理是一種對應關系,在表現手法上,我們把它稱之為“寫實”與“寫意”。寫實部分,青龍的刻畫是細膩的,生動的,既有形似的張揚,也有神似的狂野。這是一條正在天空行走的飛龍,龍頭高昂,龍尾低甩,龍須一上一下飄揚,龍眼如珠圓睜,前后四足,或前抬,或后翹,或平行,有一種騰越的磅礴與大氣。尤其是四足上的四爪,四爪上的四尖,尖到讓人可以感覺它的鋒利。龍軀“V”形卷曲,是強健體格的表現,也是高昂氣勢的表現。而這種卷曲,恰恰也表明設計師準確地把握住了龍的生理結構特點。與之相對應,背景的裝飾,則是典型的大“寫意”。不表現龍的全身,只是一個龍頭,龍頭還不是全部,還被寫實“青龍”遮去了一二。完全是線條勾畫出來的簡筆龍頭,寥寥只有幾筆,甚至沒有一根多余的線條。但,絕對夠了。設計師以他的自信,以他的藝術創造力,筆行至何處,意也到了何處!皩憣崱迸c“寫意”的兩條龍,構成傳說中的“二龍戲珠”。珠是隨青龍飛來的,環珠外火,迎風獵獵,與青龍形影不離。裝飾龍迎頭而來,“搶”的成分可能遠高于“戲”的成分。而這一“搶”一“戲”,幣面上的圖稿,立即就鮮活了起來。

“壬辰(龍)”共有4款,分別為1/10盎司和5盎司金幣,1盎司和5盎司銀幣。它們共用的背圖,主體是中國民間傳統裝飾龍造型,背景是金錢之狀的祥云紋飾。面額橫排在上方,“壬辰”字樣豎列在下端。彩色之“彩”,以紅為主,繪于龍身,作底色。龍的各個部位,同樣以祥云紋飾勾畫而出,用的色彩,或黃,或藍,或綠,只有龍的頭部,才點綴性的插了點黑色。彩色“壬辰(龍)”共用背圖,最大的特色,在于它的民間性。而生存于民間的“龍”,是喜慶的,是平和的,更符合生肖龍的特質。4款彩色“壬辰(龍)”,直徑最小18毫米,最大60毫米,居于中間的為40毫米。同樣的圖案,因尺幅不同,最終出來的效果還是有一定區別的。小有小的精致,大有大的瀟灑。
龍在自然界并沒有真實的具象,但數千年來,無數先祖通過他們的想象,不斷豐富,不斷完善,最終才完成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具體形象。而這個形象,通過“壬辰(龍)”設計師的再度打造,又賦予了它新的內涵與意義。(供稿: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)
作者:王斌